% Z. Q! N0 o# m0 ?: E# F1 t& E1 V. Z
; o+ R0 u, `9 D* ^◎译 名 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
" L! {1 x+ m, y◎片 名 The Adventures of Tintin
8 \* e8 [6 C6 k$ J6 I
◎年 代 2011
6 u' P3 [2 [( Y0 a6 V0 b◎国 家 美国/新西兰
$ ~4 p8 Q$ B; H2 w. [
◎类 别 动画/动作/冒险/神秘/家庭
4 |/ w8 @9 e' F2 M3 x) Q◎语 言 英语- m& P, W" N" Z% w
◎字 幕 英文
7 ^2 J/ R( [ M3 D$ ^7 v9 |◎IMDB评分7.7/10 from 38,273 users
; J; k% Z# K3 m( i◎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0983193
0 k! h' J0 h" x7 K6 p6 `◎文件格式 X264 + DTS
' `8 L d3 V# {4 x2 L) s L1 K◎视频尺寸 1920x 816
/ p0 ~- P( Q. F& u. f5 F◎文件大小 1CD7.94GB
7 u# x$ i4 w3 }# `3 w# \1 ?3 g◎片 长 107 Mins
' @; B1 C8 F% {◎导 演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
+ M. ~# v6 J$ ~3 m3 @
◎主 演 杰米·贝尔 Jamie Bell ....Tintin
3 B2 h' G; z$ P7 b6 @* Z
安迪·瑟金斯 AndySerkis ....Captain Haddock
4 G+ G/ s8 ?& j5 ? 西蒙·佩吉 Simon Pegg ....InspectorThompson
# Y8 T6 b( w0 D Q7 G, p
尼克·弗罗斯特 Nick Frost ....Thomson
: J" Y! f6 G! Z7 K
丹尼尔·克雷格 DanielCraig ....Red Rackham
6 q- i/ X. J2 F$ Q 托比·琼斯 Toby Jones ....Silk
' ]+ |- X- g: C' M- T) s$ E0 x3 Y- y 加利·艾尔维斯 CaryElwes ....Pilot
! n7 _% `* j" h" Z1 [* | 丹尼尔·梅斯 Daniel Mays ....Allan
7 A; r/ O0 W# Z) N5 L' V 托尼·库兰 TonyCurran ....Lt. Delcourt
' l/ W/ g6 Y9 @$ \6 f( V7 n
麦肯锡·克鲁克 MackenzieCrook ....Ernie
; W" t2 `, W0 U5 p. Q! H
Sebastian Roché ....Pedro
% z& E' p/ q. _5 v* l- b4 w4 X9 o6 d
马克·伊瓦涅 MarkIvanir ....Afgar Outpost Soldier
" A# j- K- Z0 Z: C# I 菲利普·莱斯 PhillipRhys ....Co-pilot
# x9 b9 s# y1 d: U E8 r 加德·艾尔马莱 Gad Elmaleh ....Ben Salaad
& X7 Y+ h* f1 U" H
SanaEtoile ....Moroccan Reporter
; T: k7 v2 @1 \
Jacquie Barnbrook ....Lady in thePhonebox / Old Lady
- L$ P$ t8 P' ^( D: n Sonje Fortag ....Mrs. Finch
2 P0 ]. j; H6 s6 j EnnReitel ....Mr. Crabtree
# O0 F* u( } s$ [9 O! f 乔·史达 Joe Starr ....Barnaby
; R9 }9 x* a6 U* j4 Z: E- X' E3 E RonBottitta ....Unicorn Lookout
: p* t G' e) ~3 j3 R- h
Kim Stengel ....BiancaCastafiore
: w0 C/ i+ Q* J5 G Ian Bonar ....Market Artist
5 y5 e1 j" i6 S y/ i' X! u; r Mohamed IbrahimElkest ....Soldier #4
( I. \6 G, k0 a0 L' s$ F# @ Martin D. Dew ....Park Stroller(uncredited)
# ?2 x* v& {9 a9 j- ]1 L: ] Alex Hyde-White ....Stallholder(uncredited)
: I0 Y9 K; S- l Sophia Elisabeth ....Woman at the Opera(uncredited)
9 u: A: E6 R# X5 E7 E7 [( B
8 N" X! M4 e: p+ e9 W* H! D' b . J" c7 C9 t4 J7 S o2 G& W
/ Z! X2 B+ J3 o! q2 L, q9 `- [2 D" D% h5 Y& w9 J: {
. l$ s) o3 a; e% I# D% l0 ~# W
8 c; [ J" v2 {/ T2 e, Z
) h, s+ ]/ \# Z7 @3 x$ {4 X0 n8 f) w
# ]/ M; ?$ T! c$ i
◎简 介
. |. h9 p& G, G4 `2 S
: z# A) O0 X5 E 《丁丁历险记:独角兽的秘密》是《海盗失宝》的姐妹篇前篇。讲述的是一天丁丁买了一只古老的船模送给船长作为礼物,于是又一次惊险的历险开始了。从一本古老的日记本上他们知道了这艘古老船模的历史。独角兽号隐藏着一个海盗和财宝的故事。在他们的朋友杜邦侦探的帮助下,丁丁,白雪和船长开始去揭开独角兽号的秘密。尽管困难重重,丁丁还是成功了,并出发去寻找红色拉克姆的财宝。
. \. R5 G* b4 Z* [; B, P7 _* v4 U% n0 s% `7 _7 Q
故事跟随着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年轻记者丁丁(杰米·贝尔饰)和他忠心无比的狗狗白雪,他们发现一艘藏有惊爆秘密的模型船,于是丁丁受到这个流传几世纪的秘密吸引,并引起残暴恶棍萨卡林(丹尼尔·克雷格饰)的注意,因为萨卡林相信丁丁偷了跟红色拉克姆有关的无价宝藏,不过由于狗狗白雪、坏脾气的航海家阿道克船长(安迪·瑟金斯饰)及笨手笨脚的侦探搭挡杜庞与杜邦(西蒙·佩吉和尼·克弗斯特饰)的帮助,丁丁将会游历半个地球,智取并赶过他的敌人,热切地寻找船舰独角兽号的最后落脚处,因为那正关键着一艘失事船的庞大财富……以及一则古老的诅咒。
6 _' u; F8 X! i/ x/ K! W3 l8 l4 Z9 D m6 C
这部电影改编自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Hergé)笔下风靡全球多年的同名作品《丁丁历险记》。故事跟随着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年轻记者丁丁(杰米贝尔饰)和他忠心无比的狗狗白雪,他们发现一艘藏有惊爆秘密的模型船,于是丁丁受到这个流传几世纪的秘密吸引,并引起残暴恶棍萨卡林(丹尼尔克雷格饰)的注意,因为萨卡林相信丁丁偷了跟红色拉克姆有关的无价宝藏,不过由于狗狗白雪、坏脾气的航海家阿道克船长(安迪瑟金斯饰)及笨手笨脚的侦探搭挡杜庞与杜邦(赛门佩吉和尼克弗斯特饰)的帮助,丁丁将会游历半个地球,智取并赶过他的敌人,热切地寻找船舰独角兽号的最后落脚处,因为那正关键着一艘失事船的庞大财富……以及一则古老的诅咒。
# m' f: L2 ^ g0 d6 n) z9 k+ i& g$ h/ G }/ ~# t
从公海到北非沙漠,每次的新转折都使丁丁和他朋友们陷入逐重重危机和惊险境况,然而只要勇于放手一搏突破各种风险,你就有无限潜能完成任何事。
; G! [- ?/ l& H) o9 L- T9 n
) u9 ]6 g5 v3 Q& _. g
一句话评论
6 l" i) t6 o- P% r5 i+ g% o" h) e& Q7 k' n: d
斯皮尔伯格的影片结合了少年的心、艺术家的精明以及电影热爱者的谐趣。
; t+ Z( ? Z& Q& }
——《帝国》
* \; g, F! ?3 j% K# S9 [% f5 g
( f% g% K4 L; p K2 u9 N这是一部回归动作冒险类型的欢闹之作,一次横冲直撞的兴奋之旅,它一定会在全球掀起强烈的飓风般的票房热潮。
4 F) ?7 z8 T: e% j' A, x" w( q( U
——《综艺》
4 a. M7 X1 F7 K- P
4 s4 E6 d9 b+ Z) s' h2 t8 r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影片,真正做到了将漫画和“印第安纳琼斯”式的冒险结合在一起,就像一道Hergé(原作者)味的沙司酱。——
' [/ S9 V6 |- |) ?
——《20分钟》
! p9 Z' l% c0 j+ T- g7 b8 C/ ]/ M5 |- i1 G
本片是个真正的成功,“丁丁”粉丝们将为之欢呼。
; { y+ H: H/ Q& Y
——《巴黎人》
3 i2 p6 s$ b1 `! i6 \- s+ H) I
/ r( @! L! s7 [$ g. [" Y
动作戏、幽默对白和悬念从头至尾充满大银幕,影片的配乐也十分激动人心。
6 p, _3 n& z) A/ F! }
——《费加罗报》
- |2 L1 |9 c: D/ ?' G4 K
6 ^. ~0 l8 ~6 A3 R斯皮尔伯格的《丁丁》为观众奉献上了一部出色的老派动作冒险电影。影片回归到80年代那种情节激动人心,故事妙趣横生的冒险家旅程。
$ o# ~. j! P( U
——《好莱坞报道者》
0 a$ G1 z$ \5 m0 _! |, ` `; q1 L0 \. Z3 M0 C) W8 N: p
影片完美再现了《丁丁》这部世界著名的漫画中的世界。
9 r7 r4 b/ U6 y3 a0 k" P
——《ELLE》
B. o. K. Q: a7 @$ L9 B
9 L3 W5 x3 K! f- i, f) T! D' |; Q
幕后制作
; p" w7 X* q! {. t7 x6 _" D% M. F/ ^* z& B
影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联手打造,是2011年最受关注的的大制作之一。同漫画相比,电影中杰米·贝尔饰演的主人公丁丁在造型方面没有太大改变,依旧身穿标志性的蓝色毛衣和棕色马裤,只是脚下从白袜换成了黑袜。
( z' {0 [: `2 |+ p: C9 q0 u
- k! t5 F# @% {: L' G# b# \
本片采用“表演捕捉+CG动画”的方式制作,斯皮尔伯格曾介绍说,之所以没有采取真人演绎的方式是希望“丁丁”能尽量保持原来漫画的独特形象,动作捕捉不但可以保持住丁丁原来的形象,而且结合最先进的动画也能做出相当逼真的效果。据悉,早在《独角兽号的秘密》开拍前,彼得·杰克逊就让威塔工作室制作了20分钟的试验片段,片段里的“丁丁”保持了原作的设计,但看起来并不卡通,细节非常逼真,头发丝、皮肤、衣服纤维都像真人一样。这段试验片段让斯皮尔伯格吃下了定心丸,最终拍板决定开拍“丁丁”。
* q/ X2 E u! E2 _8 B8 ~1 Q( G
( }6 v/ |5 V* H' m) e3 K 在整个后期阶段,斯皮尔伯格要随时随地和远在新西兰威塔工作室的彼得联络,以监督整个动画部分的制作。为此,威塔工作室特别研发了一套视频会议系统,让斯皮尔伯格在洛杉矶也能看到一模一样的样片画面,要知道这部值得期待的电影投资高达1亿2000万美元。彼得·杰克逊谈到,“传统表演中,演员要把自己假象成丁丁或者阿道克船长,尽力去靠近角色。但无论如何,他们都无法完全化身对方,总有些不同之处。而通过CGI技术,我们可以还原漫画里的世界,让一切看上去就像把埃尔热(作者)的原图影像化那般。”
8 p. }3 E5 s; y2 Z+ Y7 ~* y
' G% S, ~4 b4 Z/ C$ r 此外杰克逊还透露了些关于影片续集的可能性,“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七个水晶球》,同样东欧和巴尔干半岛那部分的故事也很不错。我看来月球冒险的篇章很适合第三部或者第四部电影,当然如果故事能够继续顺利拍下去的话,我们真的会考虑让丁丁稍微远离“地球表面”,去做一些更大胆的事情。”
) X9 v' a) S8 U; x" `4 m+ `& S( m4 o0 k( G8 x D B
从印第安纳·琼斯到丁丁
8 I1 _: y G7 j7 Q3 z _4 `
/ O( `: O. X K9 f0 u
80年代,第一集《夺宝奇兵》上映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寻宝热”。可是法国人对此却依旧保持自己的文化优越感,他们在关于《夺宝奇兵》的影评里拿丁丁和印第安纳·琼斯做起了比较,就是这篇文章机缘巧合的成为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开启“丁丁历险记”的钥匙。
8 H# a2 j+ v2 Z/ ~5 q3 ?9 [
. P0 Q5 a% z) }/ d/ w! |- D( n 斯皮尔伯格回忆说:“1981年,我读了一篇影评,文章里把我拍摄的《夺宝奇兵》比喻作是向《丁丁历险记》的致敬,并提到印第安纳·琼斯的形象源自于丁丁。但事实上,在那之前,我根本没看过埃尔热的漫画,甚至都不知道有丁丁那样一个角色的存在。出于好奇心我立刻让助手去买了几本丁丁的漫画,我记得有一本应该是《七个水晶球》。虽然我不认得法语,但是依靠着图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我明白了整个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并且还对其中的幽默了然于胸。埃尔热的这部作品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 x! N' r6 |( Q8 z# s
5 K0 y, u# i, k7 p9 u 得到创作灵感后,斯皮尔伯格立刻找来他的制片人伙伴KathyKennedy,打听要如何才能让这个令他着迷的故事走进大银幕。后者建议道,“去见埃尔热吧。”不幸的是,就在二人会面前几周,埃尔热与世长辞了。幸亏斯皮尔伯格的才华、对故事的理解以及热情诚恳打动了埃尔热的遗孀范妮(Fanny),最终他在1984年就拿到了电影版丁丁的拍摄版权。
1 t. m0 D$ _1 ?- I
6 F9 y t/ J- w7 z p 或许好事注定要多磨,不久后拍摄计划被“雪藏”了起来,原因和卡梅隆长时间没有拍《阿凡达》一样:技术问题。斯皮尔伯格不清楚自己能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拍一部什么样的丁丁,而且据说埃尔热本人对真人电影或者是动画电影都不是很有兴趣。很显然,那个时候还没有表演捕捉,真人电影和动画之间的鸿沟让斯皮尔伯格裹足不前,陷入了思索。
0 U+ A- u# \6 Z! M: G
3 V9 s) E) U) l4 K9 r 彼得杰克逊让丁丁复活
* c- |$ W: i' i! n+ K) L" H, l R! V! v# H4 ]' Q8 s2 l" Z3 f1 U
1989年,就当斯皮尔伯格认为是时候把《丁丁》带进电影院的时候,影片在剧本方面却出了岔子,据说他非常不满意当年的那版故事,索性放下丁丁,继续去拍他的《夺宝奇兵3》了。以此为契机,翻拍版权回到了埃尔热基金名下。得益于电影人们永不满足的探索,拍摄技术以爆炸的速度发展着,从模型到CGI,从电脑制作到表演捕捉。终于皮尔伯格准备再做一次时代的弄潮儿——2002年他又一次买回了《丁丁历险记》的版权,而促使这个决定最重要的催化剂便是隐藏在制作人员名单上的“秘密武器”——彼得·杰克逊。那时候,PJ刚刚搞完了彪炳影史的《魔戒三部曲》,还没来得及琢磨自己的下一部计划,就被老斯迫不及待的拉下了水。
6 n0 C9 A0 V7 b5 Z, B+ ]! D) F& s, ]
: z9 o+ x" U' x& w 明眼人都能看出,斯皮尔伯格这笔买卖做得挺好,有彼得·杰克逊鼎力相助,他最担心的技术难题也就找到了出路。至于杰克逊这位奥斯卡大奖在手、电影票房一点也不输老前辈的导演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打工”呢?俗话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 j+ ?3 _& Z# _8 ]' e) O3 q% ~# Q2 W3 g4 c
彼得·杰克逊从儿时开始就成为了《丁丁历险记》的超级粉丝,得知斯皮尔伯格拿到电影拍摄版权后,他翘首以待“丁丁”的大银幕问世。只是这一等让时间都蹉跎了——直到自己都拿了奥斯卡,斯皮尔伯格的电影才刚刚有了一点动静,难怪他会有亲自上阵的冲动。另一个让PJ死心塌地的原因在于,能与心目中的偶像一起工作。当年正是因为看到了《侏罗纪公园》里震撼的特效,才促使他走上“技术化拍摄”的道路,并且创办了WETA数码。如今,聊起二人合作的过程,斯皮尔伯格感慨万分,“我和彼得就像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家,我们之间不存在攀比竞争或者自满炫耀,而是身处统一战线,去拍摄一部大家都喜爱的丁丁电影。”
, H* z9 B- D* I J$ @
' w: H! K. r- f2 V. t! e& d7 b
走出环球转战派拉蒙
# R+ @: P0 F; Q' D8 n' a
' n2 F9 j5 x4 w: _0 o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逊,就当全世界影迷都坚信这对巅峰组合定能够席卷全球票房的时候,握有财政大权的环球影业却产生了一丝犹豫。最终这段发生在开机前夕的小插曲直接导致影片所有权易主派拉蒙。
1 k e. H7 b L$ F! E
# p4 J1 i6 l' ]6 S# p 按照初期预算,《丁丁历险记》总投资高达1.3亿美元,为规避风险由环球影业和斯皮尔伯格一手建立起来的梦工厂两家公司共同承担,当时的梦工厂还隶属派拉蒙影业旗下。而参照斯皮尔伯格以往拍片的惯例,他将拿到影片票房30%的收益。综合考虑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等因素,环球公司在最后时刻决定退出。更戏剧化的是,两个月后,梦工厂和派拉蒙结束了三年风雨同舟的伙伴关系,正式分家。为了保证影片能够在10月顺利开机,斯皮尔伯格打消带着丁丁一起“出走”的打算,这也迫使派拉蒙在半推半就中承担下了全部投资的重担。
5 _! E" S; X- Z* N& f# s, U+ G5 X L
- O. S! S: [" q& Y( H, Y- C
最终开机日期还是被推迟了,环球的缺席导致原定饰演丁丁的托马斯·桑斯特因故无法继续参演。但这么一折腾,却让电影找到了另一家金主,也就是索尼旗下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决定同派拉蒙一起制作并发行《丁丁历险记》大银幕系列前两部。
. Y0 C: S+ I$ N3 ]' v. D$ s
( b8 X5 }- p w: L6 g 是动画还是真人
/ i4 X/ K9 {2 \$ D# V7 `
) v7 Y4 Z2 J7 l1 h0 Q" y. @; T; P) I
既然要打造不逊于原作漫画的丁丁的故事,那么究竟是采用动画还是真人的表现形式呢?似乎问题又回到了1983年的原点,那个时候斯皮尔伯格就已经在思考电影的模样,多年后这位导演再度陷入了踌躇,他自问道:“我要拍摄一部带有动画狗的真人电影,还是应该拍摄一部纯粹的动画片?”显然这是个两难的抉择,影迷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自然希望看到一部制作精良的真人电影,而漫画迷们则可能更希望看到一部原汁原味,深得埃尔热漫画精髓的作品。
7 H/ t) r0 w2 @* ^5 s
! o+ C. u3 ?2 T, r4 x7 [. k 举棋不定的斯皮尔伯格找到搭档彼得·杰克逊商量,希望杰克逊能为他做一只白雪,看看WETA数码做出来的狗会是什么样子。既然老禅师前来“求教”,PJ自然不能怠慢,于是他亲自上阵打扮成《丁丁历险记》里的阿道克船长,与数码技术呈现的白雪上演了一段对手戏。在那段视频里,阿道克船长站在码头上,小狗白雪来来回回的跑动和吠叫,希望引起摄影师的注意。眼看求欢无望,白雪无奈地喝了一口阿道克船长的酒,结果却醉倒,摔进了大海里。
! p7 J1 c$ y+ ^7 p# H4 c5 i- B5 x+ P" ]% h7 `/ x
正是这段视频让斯皮尔伯格看到了杰克逊的热情和WETA工作室的实力。最终,他选择了如今最炙手可热的表演捕捉技术来拍摄一部非真人也非动画的电影作品。“选择这种技术,就好像是找准对象,看上去似乎是动作捕捉在求着我使用它一样。我们希望向埃尔热表达心底的敬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表演捕捉,是最好的方法和途径了。”
: ^" P( K6 H7 h h% F( v$ M$ e; ]
4 ^3 k: x; s/ I3 t* Q! N 缔造了《指环王》和《金刚》成功的彼得·杰克逊同样充满信心,他觉得争气的WETA有实力能把《丁丁》打造成第一流的表演捕捉电影。杰克逊说:“虽然影片里的角色长着一张卡通假脸,但是他们的毛发、皮肤、表情、雀斑和汗珠绝对可以和真人电影相媲美。我和斯蒂文都不擅长电脑操作,我甚至对于发邮件这样简单的事情都心有余悸。但表演捕捉是一种新的工具,能让我和史蒂文真正走进数码的世界里,制造出真人和动画的混搭,像拍摄真人影片那样去完成一部数码制作的电影。对于这件事情,我很兴奋,那种感觉就好像重新看到了当年拿着8毫米摄影机站在片场的史蒂文一般。”
$ V5 _0 H6 }2 p8 V4 i6 m' Q- C T; U7 I! C
是电影技术,不是电影类型
3 t3 j( H8 L# n/ u; A j" [3 r8 a; w: h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采用了表演捕捉技术,甚至有人想当然地把它当做一种电影类型来对待,但是归根结底,这只是一种拍摄技术。就像彼得·杰克逊说的:“表演捕捉是电影工具,而不是西部片那样的电影类型。凭借着这种工具我和斯蒂文可以改变真人电影的拍摄手法和维度,走进电脑创造出来虚拟世界里拍摄一部真人电影。我们可以设置平常的摄影机的角度、控制光源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与传统拍摄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个事件发生在虚拟空间而已。”这样的理解也正是“丁丁”背后两位电影人的高明之处。
- n1 E& ^: q" t& Z0 a+ ]
7 q1 E, `# h6 V, @/ H) }% q
最新的技术,在技术控的手里往往会成为掣肘,而在故事控的手中则会化为利器。前者,如同泽米吉斯,虽然是动作捕捉技术方面的先驱,但是拍出来的电影,尤其是《贝奥武夫》显得做作和生硬,非要用数码手段去模仿人类,落得不伦不类;后者,如同斯皮尔伯格和杰克逊,只把技术当做一种手段和途径,反而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片中扮演丁丁的杰米·贝尔说:“我从来没见过表演捕捉能在电影以这样的面目来示众。虽然当年的《极地特快》也是一部非常好的表演捕捉成果,但它却没有带给我如此的感受,《丁丁历险记》是一部把技术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
# }9 q/ {8 C; C$ H) |% _5 p
6 k Y2 _$ @+ a0 K) k! G8 E 这么一部依赖于电脑特效的电影,其幕后的WETA工作室自然功不可没。按照拍摄比例,表演捕捉大概占到了整部电影内容的15%左右,其他85%都要依靠技师在电脑上完成。如此计算下来,演员们每表演一帧内容,动画技师就总共要伏案工作5小时才能得到完美的一帧电影画面,这还不包括白雪的戏份——那可是一只完全依靠数码技术制作出来的小狗,没有表演捕捉的成分在内。
# Q2 K1 N7 ]3 R! t0 y# D1 u" c- n) }* J0 V0 j
回归童心拍电影
! b* P( P4 E, V8 _+ A
& j' N* Q( G3 B% { 回忆起长达六年拍摄经历,不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还是彼得·杰克逊都有太多故事值得分享。杰克逊讲述道:“电影的过程的确很令人感喟,开始时所有的影像都很粗糙,我们只能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给它加上图层,让细节渐渐丰富起来。正是这样,所以《丁丁》才耗去了我和斯蒂文6年的拍摄时间。不过,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始终充满了干劲,因为几乎每个星期,我们都能在样片里看到新鲜的东西,看到新的镜头,并且看到画面上的老朋友渐渐变得真实可信。”
) }4 k# M3 w6 ^* D0 S+ F
" k3 d& s: r- s4 }' x 而斯皮尔伯格则坦言《丁丁》将改变他今后的工作方式:“拍电影就好比要去掌握自己的天性,拍摄这样一部电影需要的是一颗童心。《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我这颗童心就去休息了,但是到了《侏罗纪公园》和《丁丁》,它又回来了。整个过程里,我觉得自己更像画家,而不是导演。这部电影就像是画出来的一样,而不是拍出来的。”
0 Z8 h9 t, s g/ }) X( a; o$ x" _( C! @! Z) I; ?
实际上,影片的拍摄也充满了惊喜与童趣,尤其是演员穿上动作捕捉“工作服”、带上摄影机的头盔并且在脸上贴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记录点之后,在场的所有人都笑喷了。斯皮尔伯格是这样描述的,“我们互相笑了整整十分钟,因为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样打扮的人。不过随着工作的开始,他们便进入了专业状态,很快就开始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来了。我觉得这是所有伟大表演共同的秘密:演员需要用想象力为自己塑造出世界观和人格。而他们的成功与否也就在于想象能力和表现技巧,而不在于穿什么衣服、拍哪拍电影。”
, b" @0 [! F" F. B/ s) c8 `2 \1 n ?/ n) d* r6 J! s
当复古幽默遇上黑色电影
7 n p. Q1 i$ c y1 Q
% ^+ {+ m: F3 g* }% ` z3 Y 《丁丁历险记》的漫画一共有24本,斯皮尔伯格独独从中选出了《独角兽号的秘密》这一本来改编电影。对此他的解释是,这本中丁丁和阿道克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友谊。改编埃尔热的漫画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作不仅仅描写了丁丁的历险过程,还包含了很多细节、对流行文化的讽刺等。斯皮尔伯格解释说:“埃尔热的漫画中有许多许多的故事延伸出支流情节,这也就使得整套作品光彩照人。所以我们在电影里也讲述了不少主线以往的故事,比如阿道克船长的经历、丁丁冒险前的经历。当然,我们也和埃尔热一样,注意到了影片的节奏和叙事方式,令剧情张弛有度。”
8 T% n+ s7 C* X+ C5 @4 @; s& P- h r6 J L
虽然《丁丁》是一个冒险题材,但并不意味着在整整90分钟的电影里,他一直要进行危险工作。“历险记,意味着解开种种谜团,发现到身边的人的真面貌。作为导演,我需要时而不时的给观众一些刺激,让他们得到一些关键性的情报和细节。这是我钟爱的电影结构,好像回到了8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这番话不禁令人联想到了他的名作《夺宝奇兵》,只不过丁丁的故事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埃尔热的作品充满了不同于好莱坞的新奇元素。
" A u; i* l2 p* P n0 j$ G
5 z( m4 Z D+ ^* N( H: j# J3 U3 ]6 o 身为铁杆丁丁迷的彼得·杰克逊认为系列故事里有一种传统的、本分的幽默。他说:“我敢保证,埃尔热是一个20、30、40年代的好莱坞电影迷。他的作品里有股属于基顿和卓别林的幽默味道,我和史蒂文都非常喜欢。所以对我们来说,把这样的幽默感植入到电影中并不是什么难事,它近似于一种默片中的趣剧,而不是那种耍嘴皮子的江湖笑话。”
3 c: b! E) c, V, @6 C: {9 a
" K: r( N7 Z) J, | 其实影响影片风格的,可不仅仅有经典默片,因为斯皮尔伯格想把《丁丁历险记》拍摄成一部拥有独特质感的电影——而不是一部复制琼斯博士探险风格的好莱坞流水线产品。为此,他借鉴了黑色电影,甚至是大卫·里恩电影中的元素,“《丁丁》的故事和《夺宝奇兵》有些相似,但绝不相同,我无法用对待好莱坞电影的方法来拍摄它。从漫画里,我们能看出埃尔热对黑色电影的模仿,比如夜景的描绘和表达,这些内容似乎令我想到了弗雷迪·扬《日瓦戈医生》中的摄影技巧。”
% Y; V: x* Q/ I, n5 \
8 g. T7 N7 b+ N* i0 S# V
一段伟大友谊的开始
y1 E) { M$ y2 L# S
# G- E0 y) u4 V! M+ o" A 虽然斯皮尔伯格曾经最好的伙伴是乔治·卢卡斯,但这并不影响他再找到一个同样给力的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斯皮尔伯格自己也表示,和彼得·杰克逊的合作是至今最愉快的一次经历。而且他们的这段“亲密”关系还要持续好一阵子,因为在斯皮尔伯格执导完《丁丁历险记》第一部之后,杰克逊将单独执导第二部,到了第三部则索性由这两个在票房和艺术上都有杰出贡献的导演共同携手。
+ h) Z- | J2 x5 u% H
2 G: X) C- A0 S 对于两个人的合作和友谊,当事人的说辞可能不足为信,那么旁观者会怎么说呢?由于前期拍摄时,彼得·杰克逊正在新西兰赶拍《可爱的骨头》,无法常常亲临《丁丁》片场,他和斯皮尔伯格就想到一种特殊的方式来交流。演员西蒙·佩吉说:“当时杰克逊在新西兰,我们用iChat联系他,让他看到现场的一切情况。所以只要他想到了什么,就会通过扩音器说出来。一开始,他的这种突然的开腔会把我们吓一跳,但是后来就习惯了。斯蒂文和彼得合作得很好,两个这么大牌的导演能如此合得来还真是少见。我们最初也猜测他们的自尊心是不是会发生什么冲突,后来发现担心都是多余的。伴随着《丁丁历险记》的完成,套用一句《卡萨布兰卡》里的台词,他和彼得·杰克逊之间的一段伟大友谊即将开始。”
, @4 c6 @) j9 }4 ~: H2 I6 U" w9 P( Q. K# I
当日久弥新的历险遇上两位当代大师
1 M$ b v6 `3 ]: M; [
. @# s2 T+ j4 n$ C 在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全世界历险中,丁丁成为轰动全球的漫画人物,这名大胆无畏的记者有着头发翘起的可爱尖头,拥有在任何危机境遇中永远捍卫正义的勇气,从此他成为全世界年轻读者心目中英雄及许多艺术家的生动灵感来源。《丁丁》系列漫画由笔名为埃尔热的乔治·埃尔热·雷米一手编剧和绘图,这套漫画跨越不同文化、各个世代,甚至遍及受到战争蹂躏的地区。现今,这个掀起全球流行文化现象的历久弥新名著已翻译成超过80种语言,迄今已销售超过3亿5千万册。
0 F4 w+ w b& ]
& _5 F4 r# G5 F6 g8 L0 ?! K" g$ e 然而,丁丁游历过的所有遥远领域中,包括秘鲁、西藏、甚至月球,唯有一处他未曾探索,那就是现代电影屏幕。电影版《丁丁历险记》的突破不仅能将这系列故事呈现给全世界第一次接触到丁丁的电影观众,还以别出心裁的崭新方式挑战21世纪叙事的创意极限,同时忠于埃尔热独特又永恒的视觉风格。
- R- [8 v6 U3 B. G, t
3 Y* \% G4 S* ]" f, O
这系列作品能历久不衰的根源始终来自其不修边幅的各个讨喜人物,还有人物闯荡异国地域及奋勇对抗坏人的行动,读者们跟着人物一同体验这些历险因而感到共鸣。
4 t( j! ~7 d8 ^% M) q0 Z7 j' s ^; ?% i8 v7 ]* a' l
这系列的粉丝也包括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他们两人就是因为同样喜爱埃尔热的逗趣故事而首度合作。每个人可能在不同时期及以不同方式跟丁丁相遇,不过这两位电影人对于丁丁的热情都同样扩及想将其搬上屏幕的可能性,并兴致勃勃地渴望将埃尔热绘画中无拘无束的乐趣注入先进的电影技术及具有启示又情感丰富的表演,以创造可匹配丁丁广大遗产的原创电影经验。
7 L3 d$ A( V/ e# w) p' @% R7 y' T" a- n5 _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表示:“丁丁是热情的记者,不断追求细微的线索,但因缘际会下突然就展开令人叹为观止的全球历险。丁丁吸引人的原因在于他坚持不懈地追求真实,虽然这样经常使他步上危机四伏的路途,并惹上重大麻烦,不过他总是能够找到方式解决。从第一次读到这系列的书,我就知道我和丁丁结下不解之缘,我们注定要有某种合作。”
; D c& r/ v* F* f- R/ G8 p. A" w0 b/ Y0 _: Z6 O* I
彼得·杰克逊则是跟着丁丁一起长大,并深受丁丁的历险影响。这位导演成长于新西兰,展开电影制作生涯后拍出许多叫好叫座的优质作品,包括影史上最备受赞扬的三部曲电影──《指环王》三部曲,他读过每本设法弄到的《丁丁》系列漫画,甚至想尽办法读懂法文版本。
; @/ t9 q4 K0 x
8 ~ ^8 U2 _, m! l6 ^3 S% {5 ^ 彼得杰克逊表示:“年轻时,我们很容易天马行空地想象自己展开像丁丁踏上的那些历险,这使我们能够拥抱那种最起码的冒险感。”
- \- w" c$ W/ e9 }8 j4 O) H R0 S! c
, o; \ r) j9 r5 k- A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都看见丁丁故事本身的电影潜力。凯瑟琳肯尼迪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长期工作伙伴,这次她也终于有机会跟彼得杰克逊一起制作电影,她表示:“我们都很着迷埃尔热说故事的方式,就某种意义来说,这些美丽的故事在叙述力量上具备简单、明了又有力的特点。”
3 k5 G/ v' o: V
$ ^: I, C, q% M, W2 n. t-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早在1983年就第一次跟埃尔热本人联系和对谈,并发现这位比利时艺术家兴致盎然地想把自己笔下的机智人物交给这位导演,然而很遗憾地,在两人能实际见面之前埃尔热就过世了。之后,他的遗孀芬妮·洛德威尔完成他的心愿,将版权给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9 n$ ^, ]' Q3 t2 {% O0 Q7 e" H) T" p$ M
执行制片史蒂文尼·史佩利负责丁丁版权事务几十年,也一直是丁丁的忠实粉丝,他表示:“埃尔热挑选史蒂文是他认定唯一能改编他作品的电影导演,而史蒂文也始终尊重这些作品。”
7 N2 Q) m4 Q8 l+ @* x
$ i2 k/ D: ^+ ]3 \! { 尼克和芬妮·洛德威尔是埃尔热遗产公司的管理人,也是关于《丁丁》一切的专家,制作群在着手这个计划之前就密切咨询他们两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表示:“最重要的是,必须向埃尔热致敬,并尽可能地传达出他笔下那种独特的画风和人物肖像感。事实上,埃尔热的每张小图都像是用电影语言述说着故事,人物的每个姿势和动作都散发出一股活力,几乎彷佛是他设法把24张小图塞进影片胶卷的一帧画格,然后连续播放,我想这正是埃尔热的聪明之处,他的每个故事都具有电影的本质,如今我们能忠实地呈现出来。”
8 O& {4 E# ?& I3 W1 g
) X5 t$ f" B$ F6 j; x: h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立刻就确定彼得·杰克逊是理想的合作伙伴,他回想地表示:“彼得告诉我:'如果你过来找我,你会看到我这里有整套的埃尔热漫画系列,我非常乐意参与。'因此,我们展开一段追寻过程,寻找捕捉定义埃尔热和丁丁艺术风格的方式并设法将其呈现在屏幕上。”
+ c; `+ Q; j1 H7 a+ e$ @1 {) S) I6 f! e' J# a3 ]9 c
彼得·杰克逊等不及想要展开这个任务,他表示:“我超兴奋史蒂文邀我合作,他其实挺像丁丁这号人物,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充满好奇心,热爱冒险,而且他的幽默感跟埃尔热赋予丁丁的幽默感很搭,他跟丁丁可说是绝配。”
* t% e4 W; p& H/ J) S0 U6 W- Z" E3 H& ^: U$ B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除了找来彼得·杰克逊担任这系列电影首集的制片,还邀请他执导第二集,彼得杰克逊同意了。由于芬妮和尼克的祝福和合作,加上埃尔热的动人作品,这场历险展开了。芬妮现任布鲁塞尔埃尔热工作室(Hergé Studios)的总经理,她说明地表示:“我们感到非常荣幸能跟这群杰出的创意制作团队合作,我们完全信任他们能够将丁丁的伟大历险搬上大屏幕。埃尔热本人曾说:'我把我的故事视为电影。'真是一语成谶啊!”
4 X' y3 a6 V7 V) X4 J! G; Q
. c3 m5 a7 T' q- T& s& `) }
除了密切咨询埃尔热遗产公司,制作群还找来编剧史蒂文·莫法特及编剧搭挡埃德加·赖特与乔·考尼什把故事改编成电影剧本。为了将最完整的丁丁及他的各种朋友和敌人介绍给现代观众,制作群决定结合《丁丁》系列漫画中极受欢迎的三册,分别是《金爪之蟹》(暂译,The Crab with the GoldenClaws)、《独角兽的秘密》(暂译,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及《红色拉克姆的宝藏》(暂译,Red Rackham'sTreasure),把当中的故事串接成连贯情节,绝对能使现代电影观众感到乐趣无穷。
: E% s# @ W$ L
7 l( o" d5 D: a* { 这三本书可说是编剧们的指导方针,乔考尼什概括地表示:“埃尔热的故事能使人进入多彩多姿又冒险重重的情境,但不只如此,这些故事也充满道德观念并散发旅游和异国的风味,同时还能使人接触到广大的世界和科学的概念,我想这就是这些故事能引发几百万孩童无限想象力的理由之一,我们的目标就是在剧本中表现出这种浩大格局。”
4 e* T/ h% u. d6 ?+ F/ k
) M' }' p' l( {# l 此外,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也指引编剧们运用一些概念式手法,比如黑色电影、希区柯克悬疑片及特殊效果惊悚片的元素,这些都深藏在埃尔热趣味性的图画线条之下,但隐约可见到这些风味。
0 \& ~- L U2 J' I! _
2 [2 M& a0 N" K7 R2 ]/ U: [
最后的编剧成果,如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所描述:“这是一个部分神秘、部分探索的故事,也是一场信念坚定的历险,而这一切都建立在阿道克船长和丁丁之间关于友情、忠实和信任的不凡故事。”
# M/ p& R* b8 C+ A1 D- @) ~
3 P$ U4 f5 S5 b% I j$ S* Y1 ?9 B
从书页到银幕
: U, y0 {+ ?0 J& d
' g0 n5 M; s! H2 h; C4 C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不仅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都抱持一股动力勇于尝试最新的领域,比如从外星人到中土世界,他们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和世界,那种令人屏息的原创性是一般人在电影情节以外绝无仅有的经验,然而在《丁丁历险记》之前,他们两人从未将自己的技能和艺术天分应用在3D动画片的范畴。
+ M) [7 g6 `) v0 X9 v& F3 ` 4 l# j% l) I B* [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彼得·杰克逊最重视的就是要忠于丁丁作品本身,而他们也都非常热爱埃尔热那种令人陶醉的画风,于是从一开始,他们就以这种原著的视觉风格为灵感,设计出这部全动画的计算机绘图电影。
$ U2 N6 q V3 [
7 \* V# b4 F A, y6 w8 R 从很早开始,仍在编写剧本时,艺术部门和动画团队就已组成,这些太平洋两岸的参与者开始脑力激荡各种点子,以设计出这些机灵的人物及丁丁所处的迷人环境,而他们最早决定的原则之一就是,必须维持历久弥新的故事时代和质感,设定在一种永恒的灰暗世界,每个角落都潜伏着黑色影子。
D3 F# `% j: G
8 q" H$ V) c' N9 B3 k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表示:“这些故事可能发生在30、50、80年代或现在,那是我们想要保留的一种怀旧美感,我们不想要我们的电影充斥着手机、电视机或现代化汽车,我们最优先的设计提示来自埃尔热,而不是来自任何假定的时代或背景。”
, }6 z& U' Y3 n
! c" d: ]; Q! T! C" Y
彼得·杰克逊补充表示:“这部电影具有一种犯罪剧情片的复古、犀利风味,这不是指丁丁本身,而是丁丁生活的世界,故事中富有许多悬疑,我们感觉能将这些人物结合穿着防水披风、在雨中戴着低低的帽子、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街灯投射出影子等,这就是我们替我们的丁丁所创造的世界。”
5 e, I( O9 _. M3 S. S4 Y. Q0 Y. \- f, X) E4 t
接下来,绘图师、设计师和动画师开始构思和想象埃尔热的艺术如果存在于3D空间中会是什么风貌。纵使那些图画是几十年前绘成,但其本身就具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有机风味。李察·泰勒(RichardTaylor)是Weta数字公司的老板之一,并担任这部电影的设计和效果监督,他表示:“当你在平面的画页上看到埃尔热的黑色线条配上水彩涂色,你只需闭上眼睛就能开始想象丁丁的世界,那活脱是个3D视觉的世界。”
' g6 _8 r1 q: w7 F2 _) I ?# G9 i% Q6 r2 k
3D构思的过程进行极为顺利,因为首先埃尔热在画丁丁的冒险时就并非设定是纯粹的真实感。资深视觉效果监督乔莱特利表示:“埃尔热笔下的线条不尽然是完全写实,他并没有试图一定要画得非常精准又写实。我们想要维持那种有点夸张的作者特质,因此设计研究作业的很大部分是观察他的画风,然后从不同的观点想象,那使我们得以诠释出一种电影语言,能以全3D动画领域建构出埃尔热笔下的世界。”
0 m! |2 p; q2 x7 I3 ]' o* R) ^9 T- B9 u5 d, `# m: A
为了呈现埃尔热笔下那种生气蓬勃的世界,使观众能感受到风在实质空气中吹拂,艺术部门研究了各种可能呈现丁丁、白雪和阿道克船长所在环境的意象和地点,从公海上的暴风海洋到撒哈拉沙漠的变化粉沙都有,这些设计师最中意的地点就是作为埃尔热想象城市的摩洛哥巴格赫(Bagghar),是一个能引发远东想象的魅力城市。
6 p6 R2 I, w6 l4 \7 y; C, o
+ s4 {$ Q" O, J/ n) D5 g6 U 概念设计蕾贝卡·提奇(RebekahTisch)表示:“我们参考北非建筑、图样和拱廊的不同风格,并使用这些迷人的造型和色彩创造出巴格赫,这使我感受到观看这个世界的一种真诚热情,我希望观众看到丁丁时也同样会感受到这种多彩多姿和兴奋之情。”
- i7 K" [" j2 L8 w' o2 R
, Q5 C, A- f9 G. O R% c$ U 在埃尔热基金会的芬妮和尼克洛德威尔的邀请下,概念设计克里斯·盖斯(ChrisGuise)前往布鲁塞尔,更距离地深入研究丁丁的故乡所在,沈浸在故事的氛围,以创造出丁丁位于拉布拉多路(LabradorRoad)26号的公寓,以及阿道克船长位于莫兰萨城堡的乡村住宅轮廓。
$ l' W4 v; C1 `/ E% S. N4 `7 Q, t
5 I( @" B. |" Z; U! V 李察·泰勒认为:“克里斯使自己完全沈浸在埃尔热的世界,并追寻他早期的灵感意象,然后回来兴味盎然地谈论那种氛围和空间感。”
T$ D6 j7 b) ?* q$ W+ R, l9 B: V+ g; S# G5 n7 _
数字模型监督马可·雷维兰(MarcoRevelant)进一步研究他原本就热爱的模型船,那些船对于这场历险至关重要。他前往巴黎的海军博物馆(Musée de laMarin),分析埃尔热设计独角兽号等船舰的视觉造型风貌,他表示:“埃尔热的设计更为精致,不过尺寸较为小型,所以我们在数字模型的应用上也以同样方式做出调整。”
% g% }' d) O. d0 D$ Y( @4 p
7 o3 l. g' l/ ?* @/ {/ D 视觉效果艺术指导金·辛克莱尔(KimSinclair)四处寻找真实的车辆和运载工具,包括在书上看到的1937年福特车,然后扫描存至计算机中以数字技术重新创造。他说明地表示:“埃尔热针对运载工具做过精细严密的研究,像是福特车和水上飞机,我们能查到那些模型和年份,甚至能找到原制造商的色彩图。”
# T+ N- M4 ^6 x& \. j+ R
0 O9 A. Q3 P4 o0 {+ y 然而从一开始,最关键的设计元素就是人物本身,从阿道克船长大剌剌的幽默到丁丁头发翘起的尖头、到侦探两人组杜庞和杜邦的八字胡特殊造型、到白雪可爱鼻头流露的情感,制作团队在密集的会议中不断讨论、想象、再想象每个微妙细节,然后进行微调。
O a8 t2 j& _3 s+ x
) Q9 b7 h5 w$ a1 T
斯皮尔伯格表示:“我们从每个角度研究各个人物,确保他们具有埃尔热笔下的相仿风格,我们敢说:‘阿道克船长的特殊脸部造型绝对看似埃尔热艺术的风貌。’”
3 t/ J* m9 f* o" ^+ B* U' W6 J" A5 E" y( k* `( e2 g
花絮
3 S. \2 s8 i, D
: [$ o% h8 V$ @2 K* I·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1983年就拿到了《丁丁历险记》的拍摄版权。
1 {9 d/ I* O; r
4 z, E% L b# M2 b* k·在影片的一开始,有一个画家画出了丁丁的形象。这个画家本人的形象是按照丁丁的漫画作者乔治·埃尔热·雷米的形象创造的。
' o; [: U: C) m7 k: h& _6 S
3 j8 v; e; c ? w& _5 T5 I% }2 G O! b4 |
·在二十余本丁丁的漫画中,《金钳螃蟹贩毒集团》是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一本。它曾经在1947年被改编成了木偶剧;在1959年和1990年被两次搬上电视。
5 Y' P& V4 E; h2 p' v
% c/ z% p! s4 G& h·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来自于三本丁丁漫画:《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独角兽号的秘密》以及《红色拉克姆的宝藏》。还有一些细枝末节的情节来自剩下的丁丁漫画。
8 m# G: p; Y- M: e1 c
: O" f; E: j8 q7 @2 W/ z·在1990年代的早期,斯皮尔伯格曾经找来了《外星人ET》的编剧梅丽莎·马西森,让她撰写《丁丁历险记》的剧本。在梅丽莎·马西森的剧本里,丁丁在非洲和象牙偷猎者展开了一场斗争。
4 u) `6 @$ K& Y. V Y! m3 A4 i' r8 R+ P
·本片是斯皮尔伯格的第一部改编漫画作品。虽然他此前有机会执导《超人》,但是未能成行。
; ~) v; p! v9 y+ a! r6 ^, i1 `: K7 p. W& m/ C1 j
·本片是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第一部没有真人形象的影片。
: p: P! ^$ a7 ~* @( E
: [* J1 r# x. z. R D·一开始,斯皮尔伯格想把电影拍摄成一部真人电影,他向彼得·杰克逊求助,希望他的WETA能帮忙制作一只数码的白雪。而杰克逊本人恰好又是丁丁的粉丝,他说服斯皮尔伯格,只有表演扑捉技术才是最佳的、把丁丁漫画搬上银幕的做法。斯皮尔伯格接纳了他的建议。不过,影片中的白雪是纯CGI的。
! M$ p: Q$ ?9 H# E9 J* w
( `& m& {. O# f8 W/ V% y·克劳德·贝里和罗曼·波兰斯基都曾经对执导本片很感兴趣。
8 T4 _$ i: N' a, }. i
9 w9 z$ c# A0 F- c1 C·史蒂文·莫法特说自己在撰写剧本的过程中得到了斯皮尔伯格的极大的庇护。斯皮尔伯格在影片的制片厂的转辗和冲突中,保护了莫法特和他的剧本。莫法特虽然写完了《丁丁历险记》的初版剧本,但却没有机会将其修饰并润色一新,因为2007年到2008年间发生了编剧大罢工。而后来,他又进入了英剧《神秘博士》的剧组。在这之后,斯皮尔伯格和杰克逊找来了埃德加·赖特和乔·考尼什修改莫法特的剧本。
0 i4 \# z& u* k2 t7 v3 m( |) C1 m
7 x& A" l2 M- z5 G& G·1981年,斯皮尔伯格拍完《夺宝奇兵》之后,看到有评论将琼斯和丁丁比较。于是他便让自己的秘书买回来了全套的丁丁漫画。虽然不认识法语,但是斯皮尔伯格还是立即爱上了这个小记者以及乔治·埃尔热·雷米的作品。随后他就变成了丁丁的粉丝。与此同时,埃尔热也曾经表示说,只有斯皮尔伯格才能“正确地把丁丁搬上大银幕”。
2 M5 y, P! ^( }4 a4 |5 G0 N: {9 ?8 U1 G9 v. d6 V
·影片曾经在1984年就进入了准备拍摄的阶段。那个时候,斯皮尔伯格希望杰克·尼克尔森来扮演阿道克船长。
* A+ p4 ]- d3 Y$ H$ w h/ u
, E5 \4 }9 Y! O# f·托马斯·桑斯特原本是扮演丁丁的人选,可是由于日程上的冲突,他没能出演这个角色。后来丁丁一角被交到了杰米·贝尔的手上,他曾经和彼得·杰克逊在《金刚》一片中有过合作。
, B. G! R4 z6 ]4 q6 v3 M7 x- ?+ H/ n
·在西蒙·佩吉拍摄完了《如何众叛亲离》之后,斯皮尔伯格向其伸出了橄榄枝,把片中汤姆森这个角色给了他。
( R7 m& r) x' B& R7 S6 `& ^
# G5 y C( @* ^0 Y2 t7 Z# V
·这部影片是安迪·瑟金斯与彼得·杰克逊的第三次合作,也是他拍摄的第四部表演捕捉电影。前面三个分别是《魔戒》里的咕噜、《金刚》里的金刚和《猩球崛起》里的猩猩凯撒。瑟金斯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希望杰克逊不会让他在《丁丁历险记》中扮演小狗白雪。
+ e4 }# I! H: _3 k
6 [# T, Y7 c7 E) w·为了扮演好阿道克船长,安迪·瑟金斯读了很多丁丁漫画。他认为阿道克船长的身上有很多超现实的特质,就好像是蒙迪·佩登(MontyPython)电影中的一些角色。
, D0 \! p) `- c0 I F8 L5 V
7 P5 O0 Z, q6 q: b- k' i7 Q·丹尼·德维托原本是要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的,可是他的这个角色后来却被从剧本中删掉了。
/ ]9 ~* _! v& Y! [ Z6 [- u& e6 W7 S& A `- U* h# Y6 S5 q
·丹尼尔·克雷格算得上是这部电影中“人缘交际”最广泛的成员了。他曾经和托比·琼斯在《声名狼藉》中有过合作,和杰米·贝尔在《反抗军》中有过合作,和斯皮尔伯格合作过《慕尼黑》。
3 @# L' W7 k) H n. W7 Y6 G, o
7 A0 T% ~2 ~2 Z; Z·斯皮尔伯格在以往的电影的拍摄过程中,总是喜欢闭上一只眼看看效果,因为那样可以看到观众看电影时的效果(2D)。但是在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他把两只眼睛都睁开了。首先这是一部
3D电影;其次,他想用拍摄真人电影的方法来拍摄这部电影。
5 m1 i5 j; [ v6 M" ]. J* H
- ]* B+ z/ d6 }6 O* k·在拍摄过程中,吉尔莫·德尔·托罗、史蒂芬·戴德利和大卫·芬奇都曾经前往拍摄现场探班。
4 d; v6 o. L: O& Z. V, ^. i, Q3 K1 A9 w& w" F6 {
·常年和斯皮尔伯格合作的摄影师贾努兹·卡明斯基是本片的布光顾问。彼得·杰克逊要求他把影片制作成一部“带有黑色电影风格的大气的电影”。
% |, U5 k+ G6 c
" i" O( M+ x- o·斯皮尔伯格用了32天就把他的摄制部分完成了。而彼得·杰克逊只是在第一周出现在了片场,随后他使用iChat通过网络执导影片的拍摄。西蒙·佩吉说,彼得·杰克逊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来,就好像是上帝在说话一样。
+ k% O( v& a" \6 ^/ V" d
( Y! q. d8 }8 M0 k. ]6 R·斯蒂文·斯皮尔伯格非常喜欢后期中的虚拟摄影机,所以他亲自上阵,完成了很多镜头的合成工作。
: C$ u+ W, B A% D
+ b0 |2 k* Y0 r; k, L! @·迈克尔·卡恩是和斯皮尔伯格合作超过30年的剪辑师,在与斯皮尔伯格的合作中,他一直使用Moviola和KEM这样的老式剪辑机工作。在这部电影里,斯皮尔伯格第一次使用了Avid数码剪辑技术。不过,这并不是迈克尔·卡恩第一次使用Avid,他曾经在《龙卷风》一片中用过Avid。
6 R* A: q9 w3 m6 o8 x' C4 T
; Z/ h% l% a3 p3 T0 v# i b·斯蒂文·斯皮尔伯格是第一个执导五分钱电影院电影(Nickelodeonfilm)的奥斯卡获奖导演,而彼得·杰克逊则是第二个。
+ I7 D0 ?' T8 {
: ?2 E+ X5 E5 Q7 m% }3 j·这是五分钱电影院频道在这20年里第一次和丁丁扯上关系。在20多年之前,五分钱电影院频道曾经广播过《丁丁历险记》。
1 F* i) P3 h3 D- c. v# y
下载地址:; ^4 E {& ^ J) q9 d( D5 S' y
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回复才可以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