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i' s" p9 H& N; r, I贝尔主动给自己减台词 # A/ A) U5 k7 x- S- R _: I7 J 6 x- c8 ]' p6 W 张艺谋表示:“这次和贝尔合作,我有三个印象很深的地方。第一,就是他只身一人到南京。我拍电影也有20多年,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好莱坞一线的演员,一个人,就一个人,到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剧组,和几百个不熟悉的外国人一起工作生活几个月,这是让我很不可思议但又非常敬佩的地方。第二,就是他对合作者的理解和尊重。其实我们和他有合约,一天12小时工作制。但你知道有时超时是难免的,我记得一共有4次,曾经很抱歉地提出要延长拍摄时间时,贝尔每次都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甚至很认真地说,请准备夜宵,我可以连夜拍。我知道,他这样做其实已经打破了好莱坞的工作习惯,但他就是这样,很善于为我们着想,让我们非常感动。第三,就是和贝尔合作,他的专业精神带给我很多惊喜。比如一次表演,我让他用一种方式来诠释,但通常他给我的会有三种;如果我希望他有三种表达方式,他给我的往往是五种。我要一,他给三;我要三,他给的是五。他总怕我不够,他总想多给我,以便让我能有更好的选择。他的专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情操,常常让我感动。他的确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国内同行学习的榜样。” 2 _# ~6 ?9 S9 } - I6 b: c7 m, G% M( U 制片人张伟平表示:“除开单身一人来中国拍摄,他感动我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举贝尔为自己‘减台词’这个例子。我们很多演员,拍戏时都千方百计想着怎么给自己加台词加戏,但贝尔不是这样,在他心中,台词的准确和流畅高于一切。所以在拍摄和曹可凡的几场对手戏时,当他发现自己的台词有些繁琐时,便主动停下来,先是征求导演意见,然后主动给自己减了很多台词。为了丰满对手的性格特征,贝尔还花了几个小时,和导演一起分析曹可凡的人物形象,并现场给曹可凡加了很多台词。一减一加的结果,让贝尔和曹可凡的几场对手戏变得更流畅、更丰满、更有味了。”: {2 I& b4 e( A0 {8 Y" i
# i5 C5 o: F- {+ Q' m 佟大为谈《金陵十三钗》 ( |; ` P) b! J/ Q: [% W+ e Z/ v7 A" f$ F+ n
毛遂自荐,角色多大都无所谓9 i/ Q- _# s) P6 i
9 M, m2 u$ {7 V/ z “从十二月十三号军事训练开始到今天的一百六十多天经历了种种,今天~~~我~~~杀青了,第一次在杀青时觉得不想结束一段工作。感谢张艺谋导演和伟哥,还有《金陵十三钗》的所有演职人员,相信大家的辛苦是一定会有收获的”。5月26日,佟大为在个人微博上写下这么一段话,透露自己的戏份杀青,也表达了在拍摄过程中“痛并快乐着”的心情。佟大为是《金陵十三钗》片方第一个公布的内地演员。据片方透露,他在片中扮演国军战士,这也是他第一次和张艺谋导演合作。 0 E: Q5 d8 B; k; x ~/ U$ ]4 E& R5 L5 S4 ~$ L1 j- I, L
至于这次的合作机缘,佟大为很坦然地说:“我是自荐出演这部戏的”。他说,张艺谋是自己儿时的偶像,“我是从小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从《红高粱》开始就关注导演的每一部电影。一直很希望有机会与他合作。”后来在一次聚会上遇到张艺谋导演,自认“挺内向”的他还是鼓起勇气“自荐”:“那天和导演加起来没说几句话,就记得我说:‘导演如果有机会,我特别希望加入你的戏。角色多大都无所谓,只要是导演觉得我合适”,后来伟哥(注:张伟平)就找了我。”4 u; L$ r: v1 {, o; N1 |
4 P2 c8 P$ \( s. w8 q! J 张艺谋知道怎么让演员放松 $ u p9 S3 O: r! G8 F( M/ Q% C / q5 r L* h2 v' a1 o 虽然顺利得到了出演机会,但第一天到片场时,佟大为还是很紧张,担心自己做不到导演的要求。“可能所有演员拍张艺谋的戏,一开始都会很紧张,会把劲使得太足。”还好张艺谋自有一套调教演员的方法。佟大为说:“导演很明白我们的心理,他会先找些无关紧要的戏让我进入,拍了几场后,感觉大家熟悉起来,我在他面前也不紧张。他很懂得让演员放松,这种进入方法更快一些。”& C4 a* r% s# a, F
' l4 k$ {+ b: a 他透露,虽然电影拍的是沉重题材,但片场的气氛却很好。“每天中午演员们都会聚在一起吃饭,导演会说一些日常的东西,像老朋友一样和我们几个演员唠唠嗑,让大家放松。过了两三天我们就没有一开始那种紧张感了。”以至于到他离开剧组时,“第一次结束一个戏的拍摄,觉得恋恋不舍,觉得没拍够,还想再演两天的”。 - n% u( ^6 F( \( f7 } 2 h' i" p& D8 `1 x 全副武装,乐意转型$ J6 Z, L4 y& \. L) Z
C' {' f+ |; X7 O/ G
佟大为介绍,自去年12月13日起,他在张伟平的建议下,为这部戏专门进行了军事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战术训练等。“战术里练得很多东西都在戏里有体现。一开始在练的时候不知道会用到什么,挺迷茫的。拍的时候才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特别值得。” & C ~! _8 |+ [: s' v! J + \" w5 k) ?) U, _- v 对他来说,拍摄过程最辛苦的莫过于在高温下还要穿着厚棉袄全身武装地拍摄。有一天,当地的气温达到37.5℃。他那天喝了7瓶水,却没上厕所,全都流汗蒸发掉了。海报曝光的他那灰头土脸的妆容,每天光是上妆就要两个小时,卸妆要一个半小时。说到这些,他却显得很乐在其中,“其实从结婚后,我就特别想找合适的机会做一个成功的尝试或转型。因为很多人对于我的戏和角色的印象,都停留在都市情感剧。这类戏我演了十来年了,我也不是排斥,只是想从中找到和以往不同的剧本和角色太难。所以我这两年产量不高,不是没戏找到我。而是我不愿意做这样的重复。说白了,一个演员每演一部戏,都要掏心掏肺,对特有兴趣有激情的角色去掏心掏肺,觉得值。如果是重复的东西,即使剧本再精彩,也没有心气去掏心掏肺了。我一直在等,直到去年等到了《金陵十三钗》所以苦点累点都觉得很开心。” - |/ O, u3 a3 n ~- D 2 N9 W+ ^7 f, g. t3 Z; f# l关于“十三钗”的八卦' s6 M) B4 b/ R! u$ n K
8 {; T$ Y* ~. ?# p6 r “各种意想不到的东西,正是它精彩的地方”) _$ L% W- r V5 o: x; q
, t+ ?6 Q: i2 T4 [
涉及到保密协议,佟大为不肯透露关于角色的太多细节,他在描述角色时说:“可以说我演了这个电影,圆了儿时的梦。很多男孩在小时候有英雄梦,希望自己是可以拯救世界的英雄,但现实中能实现梦想的人微乎其微。有些人在战争的年代,有可能实现梦想。在真实生活中如果要实现这个梦想会经历很多真实的痛苦。所以很庆幸加入这个戏,特别庆幸。”2 _% i/ L" w3 ~# p
* I1 s& l Q9 Q7 k9 U
至于整部电影的基调,佟大为说:“在这个片子里,我能感受到中国人的骨气,英雄主义贯穿整部电影。有中国军人的正面的血性之举,有让人看着很愤怒的东西,但也有很多解恨的东西。这是一个纯中国的故事,但里面的价值观是全世界通用的。我在网上看到《综艺》杂志评价它是一部“史诗历险”电影,‘历险’这个词用得很好,电影里有各种你意想不到的东西,正是它精彩的地方。” : `. e. d) y w$ J7 f2 \: [4 j; K+ T6 C/ V8 V+ x 大牌对手- _8 ] |! S8 x" K
5 u: @% p! s$ U9 R* f+ U! n' v 好莱坞巨星演员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参演使得《金陵十三钗》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关注。佟大为曾在微博里透露过自己和贝尔有对手戏,“第一次与贝尔演对手戏的前一天晚上紧张加兴奋,第二天的见面刚开始还佯装镇定,导演介绍我们相互认识握手之后还是能感觉到手心有汗。”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那晚的确失眠了,第二天和贝尔握手依然紧张,“这种紧张并不是因为他是好莱坞明星,而是对他敬业精神的崇拜。” - m- @4 Z! C; L3 i5 o2 r 8 N; y& h+ D m7 Q8 i$ w 自得知和贝尔在同一部戏后,佟大为集中看了很多贝尔的电影以及关于他本人的介绍。“他为了拍片子忽瘦忽胖,有人说他像个橡皮人,我当时觉得他这演员太牛了。后来他来剧组,和他聊起来才知道这种忽胖忽瘦很危险,医生曾告诉他会有生命危险。但他为了角色还是不顾一切,他把电影作为一个为之付出一切的事业。聊到这些,觉得人家为了拍电影都能这样,我怎么不能?” : P) @5 _0 M- i) R7 B% v/ k ' P0 c/ m3 |0 x7 j$ O5 Q: P 从曝光的剧照看,佟大为此次也为《十三钗》瘦身不少。他坦言这也是自己受到贝尔的影响有意为之,通过适当节食控制了体重。“导演说希望我能瘦些,会更像那个年代的人。我没贝尔那么厉害,但通过几个月的节食,真的瘦了很多。用我老婆的话说:我现在回到她刚刚认识时最好的状态,也就是十年前的状态。” - P7 p7 C8 k; x$ t / \2 }( i2 o* x. E和贝尔合作,压力很大, M" V, b: t* d, V" }# }0 s, u
+ B' @9 T4 r* }" H 佟大为表示,和贝尔合作的确会让其他演员感觉到很大压力。贝尔拍戏时,即使自己没戏,他也会在一边看着,从中学到一些他的细腻的创作方法。“贝尔做了很多功课。他对这段历史很了解,而且他在现场就是完全只有演戏这件事,每根神经都在想让这场戏更精彩。事实上他捕捉到的东西也的确让戏更精彩。每次看的时候,我都在想:他能做到心无杂念,太牛了!我很难做到,但他是我努力的方向。”: _5 u* u8 ?* l5 X
; R3 N% R1 T, y4 o2 m
不过,下了戏的贝尔却比谁都没有架子。佟大为透露,贝尔来到剧组的那天,制片人张伟平专门派了7辆车到片场接他,结果接到他以后,所有人都傻了眼:因为贝尔是一个人来的,只带着行李,连助手都没有。为了保障贝尔的安全起见,张伟平安排了几个保镖在片场保护贝尔,却全都被贝尔“遣”回去了,“他觉得别扭,自己和剧组的主任说:‘让他们回去,我不需要’,没两天就让保镖全回去了。这让我觉得很惭愧。”也出于同样的考虑,佟大为拒绝了妻子关悦来探班的要求,“她挺想偷偷来看看贝尔的,我没好意思让她来,而且拍这个戏很辛苦,我也不想让她看到我那样,瞎担心。”佟大为和贝尔都是水瓶座,两个人的孩子都是女儿,戏下也有不少共同话题,“我们有相似的东西,他让我很敬佩。”他笑称自己正在努力学英文:“从拍这部戏,我就对学英文很感兴趣。”' S1 R6 W& Q4 {4 M" i
; M' n& }! ]# k* T8 l$ o 关于“十三钗”的八卦2 I$ a; C& F% M% e& d 2 l. c& a; o, W; s; j% W
“她们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Y& V" i- v! `4 y: s3 ]
9 s8 M& v& V0 k1 k0 ~
“谋女郎”一贯神秘。张艺谋上部电影《山楂树之恋》中的静秋还曾被**曝光过,但这次的“十三钗”却保密到家,至今媒体未曾曝光过“十三钗”的真容,只有一批手绘的旗袍图。% @' D$ I0 Y7 ^5 S* W0 ]/ ]/ f
: K( m v1 n5 ^2 E$ n$ d
佟大为对此也讳莫如深。让他评价“十三钗”时,他只是说:“她们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同时满足所有人的想像。”追问到具体的特质,他则说:“那个年代的女性都很多才多艺,她们身上所掌握的技能很多。”张伟平此前则透露,此次“十三钗”全部采用新人,选角色突出一个“媚”字。 t! F' ^0 _$ n/ ^3 q" x+ N' R, q
m0 i/ h1 `/ ]9 A1 g4 b 大制作 6 l. _1 e& i3 S6 S$ d' c" R6 X, v# ]# {. ^/ w+ N: A: V
来自海外的爆炸特效团队带来“新式武器”" I( ]9 W* i" E( B. ?) `
' E2 @: g3 h6 R _6 O- N1 n: p" ~ 张伟平曾透露《金陵十三钗》耗资保守估计6亿元。如此巨额的投资究竟花在了哪里?佟大为表示,这部片的场景制作和战争场面都堪称豪华,让他大开眼界。佟大为此次扮演国军战士,从他在微博上贴的剧照来看,他的大部分戏份都是在“战场”上。所以一谈到战争戏的拍摄,他显得尤其兴奋和健谈。 ; `! L& t' V( `3 j& }- |( Z* ~9 l, Q% U! k4 t% O2 \3 b! i% V$ |
《金陵十三钗》请来当年负责《拯救大兵瑞恩》战争爆炸特效场面制作的英国团队。佟大为介绍,在战争戏开拍前一天,英国团队负责人把参与战争戏的演员们召集到一起,当场“以身试法”地试验了每一种规模的炸弹,“各种弹着点:手榴弹、炮弹的弹着点,打在身上中弹的弹着点,每一种都试了一下,负责人站在那里,没带任何护具,就是为了让我们看着这个东西有多安全。之前我心说一场戏好几千万都花哪了,在现场看出来效果和实际的威力,就知道钱没白花了。” & i0 b/ _4 f& C5 q2 F% J/ e, {: |5 A # n: A; y& j# e2 i “看起来爆炸得很可怕的场面,以为需要很大威力的炸药才能炸出来。其实在现场拍摄的时候声音很小,对人的伤害也很小。所以团队的负责人才敢以身试法。安全到这个份上,大家就很放心了。”佟大为开玩笑地说,这些戏拍起来压力最大的是摄影师,因为衣服的弹着点都很贵,每一件造价几万美金,万一摄影师焦点拍虚了,或者哪一下没跟上,一件衣服几万美金就没了。* c" F7 Y Z9 \& g
! u5 I3 ^5 ^0 ^' b4 I: m/ E
他还透露,英国团队这次带来了很多他之前没有见过的“新式武器”。比如放烟雾的机器,“以往我拍烟雾戏时,剧组一般都是用烟饼,那种烟雾一出来,连昆虫都被熏死熏跑了。演员也会觉得嗓子疼。这次组里他们带的那个设备,是用食用油雾化来放烟,对人身体完全没损害。唯一特点是贵。一天要放一万元的油。一天用的油比好多剧组一部戏所有烟雾花的钱还多。钱就是这么烧掉的。”4 x, x# @, ]! F; U. k% O
. s+ I3 b K. S+ k 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还有大炸点用的灯,一个灯泡就要一万美元,但它在炸点中心闪一下,出来的效果就是特大的爆炸。“国内拍战争的戏,用得最多的是汽油弹,一旦火药和汽油放多了,特别危险。他们用这个灯,只是闪了一下,喷射装置把爆炸后的东西喷射出来,就完成了从视觉上看起来很可怕的爆炸反应,还特别安全。我们看回放时都说:花这么多钱请英国团队来是物有所值,战争戏花那么多钱也值得。”4 z( L0 r$ q5 J" H* Q0 Y; m/ N t
& }+ n' F2 E! u “十三钗”故事1 ~+ q8 ~% a. l# m
; q! r; P* `; K) w4 v9 t' u( \ 张艺谋是在北京奥运会前看到严歌苓的这个小说,随后便买下版权,“故事的视角很独特,从13个金陵风尘女子传奇性的角度切入,表达一个救赎的主题,反映了崇高的人道主义。我希望影片能给今天的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感受,肯定与以往的南京题材影片都不一样。”张艺谋透露,与原著相比,影片中加入了表现中国人浴血抗争一条故事线索,“需要表现中国人的血性、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外,张艺谋透露片中也有不少战争场面,不过不会太过强调大场面,“战争场面是要靠细节才能让人记得住。” 9 h& ?1 c+ D' X& d' o% X* d2 c. \% P
1、IMDB最新公布了《金陵十三钗》的后期配音混成师---MichaelMiller,此人参与了最新的《变形金刚3》的后期配音混成,也是贝尔主演获得奥斯卡《斗士》的后期配音混成。 ; }6 G" y( A& K. J e) l' N 3 X; U* Y' z/ O* u: [2、《金陵十三钗》的视觉特效的数字合成师---JulienRecord曾是是MPC英国公司的人,刚参与制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视觉特效的制作 & y+ j/ C! a) h7 }* j ?: z4 v/ l: ]
3、美术指导:种田阳平,日本美术首席大师,被称为“日本电影美术之神”。担任过《燕尾蝶》(96年)、《不夜城》(98年)、《杀死比尔1》 ; b, v3 r' u u/ K& e1 j) j 9 \6 t% h7 n5 e# _2 @4 r4、摄影团队:赵小丁团队,将达到38名摄影师。( N- r" O$ l) a4 g
3 v0 m: {/ m1 V, H7 H+ O) h3 t
5、剪辑师:现场剪辑师曾担任过《盗梦空间》等好莱坞作品,孟佩璁《山楂树之恋》剪辑师! & I8 S- w# i5 A7 g- ^ 4 f3 \) b2 `: r. d( A$ _* k4 o* G6 D6、服装设计:张叔平代表作《2046》《花样年华》等,张叔平旗袍大师,跟王家卫合作最多。8 N- ]5 Q' [1 \$ u( J' ~' e
: t' d1 K p; [7、动作指导:罗礼贤,飞车特技指导,爆破指导,火烧人特技指导及火场特别效果 * ?5 U3 v7 E1 k% f4 M* s# }* s+ O/ }& n/ |' x4 |" h; q$ l
8、视觉特效制作公司:BaseFX公司(凭借《太平洋战争》和《海滨帝国》分别获得第62届和第63届艾美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和特艺(technicolor)集团。1 t& L6 Y* |) Z: J
" u6 g& @% A% W7 p" R% O. s
9、烟火爆破团队:Joss Williams团队,代表作品:所有《007系列》、《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太平洋》《哈利波特》《古墓丽影》等等。 " Z$ d; Q8 ?1 o8 N7 q" I4 K+ Q- I) P5 j; g: d; d% B" A
10、原声音乐:JoshuaBell。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曾获格莱美奖和学院成就奖等多个奖项,并曾为电影《红色小提琴》配原声音乐并且此片获奥斯卡最佳原声音乐奖。此外还为《反抗军》《弦动我心》《等爱的女人》等多部影片配原声音乐,均受好评。 " o \- J: B. t% N. d* H& g ) ]4 C5 c# m i9 @5 v电影杀青 6 [# B0 _' Q5 R5 Z: x9 U% A" V* g4 `3 |2 A0 f, z' i
2011年6月22日,江苏南京溧水县石湫影视基地,拍摄164天的《金陵十三钗》终于杀青。该片也成为张艺谋继《英雄》以来,耗时最长、耗资最大、耗费心血最多的一部电影。张艺谋现场十分动情地表示:“10年前的《英雄》,耗时5个半月,但那部电影跑了5个省,这部电影则一直是在溧水这个县,完全封闭的一个环境中,‘浴血奋战’了5个半月,大家都很辛苦,我很感谢大家。我没有其他要说的,希望大家能看到一部好的电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接下来,张艺谋将全力以赴投入到电影的后期制作中。 2 v" u" k* p6 m y5 w- f* h1 G4 Z; L+ f, m
昨天关机前拍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十三钗其中的“一钗”,被日本兵追得已无处躲藏,纵身从昔日繁华的“翠禧楼”跳入秦淮河……制片人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说,片中不管是青楼女子,还是抗战军人,或者国际友人,都和侵华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搏斗。“《金陵十三钗》着力表达的,正是在大灾难面前中国人的抗争和救赎,相信这部电影不仅会让观众感动,更会让大家感到震撼,因为它融入了国家的命运,表现的是民族的精神。”, B, T1 n/ @6 K" e9 D. v+ G
( l7 E$ [" i" h$ s- }6 r& i1 b r2 P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首次执导的战争史诗大片,他说这也是自己拍电影20年来碰到的最好剧本。影片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集合了中、英、美、意、澳、日、韩等多个国家的团队,包括今年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贝尔以及以JossWilliams为领袖人物的世界顶级战争场面特效团队,堪称一支“多国精英部队”。影片预计2011年底和观众见面。9 a8 O. E1 a0 K& O
# F) v. O& h$ A 最近的炸点距离眼睛只有20厘米) `! q6 P5 ^) b" J! T' s4 w # A9 d& {, o' b
据佟大为微博爆料,那种材料在爆破后是非常烫的,不光崩在脸上疼,尤其是崩在眼睛上的时候更疼,人面对爆炸都会紧张,眨眼是自然的生理反应。但是导演认为一名战场上的狙击手需要时刻聚精会神地盯住目标,即使在面对爆破的时候也是不能过多的眨眼。为了克服这种紧张,佟大为回忆说当时自己告诉自己,相信这种爆破材料是绝对安全的,即使崩到眼睛也没什么大不了。6 r S1 }1 i0 O* g4 B! d: f( a0 [
* i" S4 b) U% _4 U7 O {6 @& H
在微博里,佟大为还发布了一张拍摄时的工作照,照片中有一名身着红色T恤的老外工作人员很是显眼,他便是来自威廉姆斯特效团队的现场项目负责人。佟大为说,从他们工作人员所站的角度来看,爆炸的崩出物已经炸到自己的眼睛了,他在微博里描述:“爆破完他连忙冲上来问我Areyou OK? 我说No problem!心想谁疼谁知道啊。”“当然我相信他们用的药量,即便崩到眼睛里,也不会造成多大的损伤”,佟大为说:“但有那么几次崩到眼睛上,真的很疼。”4 r' d! H' @/ O x) ?) c
+ X# d5 S& Z( c1 |: ]3 X用环保材料制造烟雾一场战争戏花费几千万 : _3 Q+ P% h9 C$ _4 X$ D3 U5 N ' K% ^! C. ?' N, p7 y& X
佟大为说《十三钗》剧组是最保护演员和工作人员的剧组,细节就体现在战争戏的烟雾制造上,因为《十三钗》有大量的战争戏要拍,演员和工作人员都需要长期暴露在人造战争烟雾之中。 # b1 M9 F3 ?# b% T8 A 7 C: M7 W0 e& k* E
为了让大家的身体少受伤害,《十三钗》战争场面的烟雾都是用咖啡豆、进口食用油等材料制成的,虽然环保无害,但成本和造价都非常高。宏大的战争场面需要大量的烟雾效果,据剧组工作人员介绍,烟雾制作过程相当讲究。先在一个小镍桶里装上半桶的咖啡,点燃咖啡豆燃烧出烟雾,然后混合进口食用油,并使食用油雾化,从而制造出逼真的烟雾效果。工作人员介绍说,进口食用油烧一个小时就要花费上万元,咖啡豆更是价格昂贵,50公斤咖啡豆就需要1万元,1个小时差不多相当于其他战争片整部戏的烟雾费用。据剧组人员透露,因为有大量爆破、动用坦克与各种实景,《十三钗》一场战争戏的花费就高达几千万。剧组人员开玩笑说,《十三钗》的战争场面,真的是“烧钱”烧出来的。% t7 V5 o9 }4 `; m W( H
( t5 p% a) o5 x- c) A3 m! c
佟大为介绍说,以往出演战争题材的片子,在拍摄时经常被现场的滚滚浓烟给熏得够呛,拍完戏嗓子和鼻子都不舒服。这次拍完《十三钗》不但不会有呼吸系统的不适,还能时常在片场闻到咖啡的香气,感觉很不错。 ) r" d M: Y1 f! U0 t5 C $ A) c/ E" l; v9 }4 I编剧刘恒评《金陵十三钗》缘分的力量- H: U; h+ X- s, F
" P3 P7 H+ L, A) ?0 h; S 看片子看到要害处,不由泪下,心想这事儿成了。人一近老便易于伤感,眼泪大抵靠不住。然而,天命之年过后,泪水竟然成了我的试金石,不仅可以探知艺术底蕴的深浅,还可以预言作品的成败。虽然只是一孔之见和两目之水,却足以孤芳自赏了。5 @; b9 B- x0 i4 v" O% s. }; s/ X
6 Q; ^' k$ i" `- D1 a 写《集结号》的时候,几次冲进洗手间用冷水扑脸,却仍旧难掩号啕之丑。镜子里的老脸令人自悯,心想写东西或许真能把人写疯了吧?何必呢?值当的吗?自我劝解无效,哀伤之中竟有淡淡的甜蜜挂在心头,似乎早早地陶醉在日后的收获里面了。这当然是文人心理上的自欺,却未尝不是一种自我救赎,以诱使自己在苦作中不懈地熬下去。 % U/ `5 ~5 m) H P1 r# \, U! M: t: ^$ V$ m9 c% s6 F0 f
写《金陵十三钗》是在京北的深山里,经常像孤魂野鬼一般去林中游荡,每每有走投无路之感。困惑压制了哀伤,自己的笔始终说服不了自己,泪水迟迟不至。一稿成型却不成势,失败在预料之中。写二稿是在一栋三十层的高楼里,写着写着那楼突然摇晃起来,不久便得知汶川地震了。震后的种种惨相一举击碎了虚构中的困惑,也击碎了我和人物之间的隔膜。在南京受困于敌寇的人,便是在地震的废墟之下苦苦求生的人,一切相濡以沫之举都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效,催人泪下则必在情理之中。我必须承认,这忽至的灾难和汹涌的泪水拯救了枯涩的文思,把我从碰壁的迷茫中拉回来了。; g5 K. h8 }- a+ I